应知应会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80问
2023年12月08日 11时08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应知应会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80问
1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什么时间、在哪里召开?
2021年8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
2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主题是?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3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4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正确区分民族工作、民族问题、民族矛盾需要做到三个不能,“三个不能”具体内容是什么?
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一般性社会事务工作简单归结为民族工作,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民事刑事问题简单归结为民族问题,不能把发生在民族地区的一般矛盾纠纷简单归结为民族矛盾。
5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的体制机制要求是?
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党委统战部领导民族工作部门的体制机制、民委委员单位更好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
6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开展民族工作的方式方法要注意什么?
工作方法上要注意把握分寸、慎重稳进,既要解决好“等不得”的问题,也要处理好“急不得”的事情,防止犯急躁病、胡乱作为,反复“翻烧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7
我们要从什么角度认识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现实针对性和特殊紧迫性?
我们要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从新时代党的使命任务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极端重要性,从民族工作的短板弱项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针对性,从民族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殊紧迫性。
8
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
9
做好民族工作“三个事关”包含哪些方面?
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民族工作成功与否,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0
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11
怎么理解脱贫攻坚战在民族地区取得全面胜利?
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民族自治地方42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2
怎么理解民族地区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民族八省区地区生产总值稳步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生态屏障更加牢固。
13
怎么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
据统计,居住在城市和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已经超过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增长至3000多万人,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
14
怎么理解各族人民凝聚力向心力极大增强?
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成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空前激发,日益走向包容性更广、认同感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15
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任务,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是什么?
民族地区发展迈上新台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相对突出;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趋势不断增强,如何顺应形势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仍需加强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但局部地区反分裂形势依然严峻,国际势力干扰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风险不容小觑。
16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是现阶段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17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五项重点任务是什么?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要做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二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四是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五是坚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
18
民族地区好干部“四个特别”标准是什么?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
19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什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是什么?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
2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即十二个必须是什么?
22
如何理解“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
23
如何理解“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
24
如何理解“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25
如何理解“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26
如何理解“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27
如何理解“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
28
如何理解“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9
如何理解“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30
如何理解“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31
如何理解“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32
如何理解“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33
如何理解“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34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民族工作“四对关系”是什么?
35
如何理解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增进共同性,要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尊重差异性,要注意对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保护和传承。共同性是主导,差异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保护差异,但不能固化强化其中落后的、影响民族进步的因素。
36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37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38
如何理解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39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必然要求是什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40
为什么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41 为什么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42 为什么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43 为什么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4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是什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4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 )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理想、信念、情感、文化。
4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 )。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47 党委落实民族工作主体责任的“两个纳入”是什么?
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责任制,纳入政治巡察、政治考察和政绩考核。
48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是什么?
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49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把握好哪三个方面的实践要求?
50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纲”是什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51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六共”是指什么?
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52
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要纳入哪些方面?
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53
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着力点是什么?
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
54
如何理解“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就是要将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通过建筑、美术、标识、影视、艺术表演等媒介具象化地表达出来,构建完整、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使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55
如何理解“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不会自然而然带来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同样,经济社会发展也并不会自然而然带来民族团结、带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绝不能简单地就经济发展论经济发展,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抓发展,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不断增进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
56
如何理解“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两者互为条件、彼此支撑。民族地区的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深刻认识到,安全需要发展,发展必须安全,没有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就没有各民族的繁荣发展。
57
如何理解“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
改革发展本身并不是目的,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才是所有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当前,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制约,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将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8
怎样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要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中,深入总结我们党百年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深化对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
59
如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要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
60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在哪些方面逐步实现全方位嵌入?
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61
如何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要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62
如何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
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要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做好重点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海外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群体等的工作。
63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 )、( )、( )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4
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 ),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
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
65
要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对( )要充分信任、委以重任。
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
66
要加强( ),夯实基层基础,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
67
()是民族团结的大敌,本质上都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必须坚决反对。
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68
根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至少组织几次专题学习研讨?
1次。
69
根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各级党委把民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要求每半年至少研究1次民族工作,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
70
健全县乡村三级民族工作网络,具体指什么?
民族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同级统战部副部长,苏木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明确专人负责民族工作,嘎查村(社区)确定民族工作联络员。
71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主体班次安排课时占比( )。
不少于10%。
72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是什么?
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
73
各级党委每年要向上级党委专题报告( )次民族工作。
1次。
74
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针对“三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三特”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特”指的是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
75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是什么?
要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76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都是不对的。( ),不能本末倒置。
77
如何理解“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数千年来,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今天,我们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富饶辽阔,这是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
78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朝“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实现“大一统”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
79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80
如何理解“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