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族要闻

一口盐井一片盐田见证西藏千年史

2021年07月09日 04时38分

【字体:

打印本文

分享: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沧海桑田,大地变迁,盐井由于澜沧江的不断切割,形成高山峡谷。由于气候干旱,当地土著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当地神山“达美拥雪山”将此事告诉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非常同情这里的人们,于是化作一对凤凰飞来,分别停在澜沧江的两岸,化身成为盐井。从此,这个地方的老百姓靠卖盐为生,日子逐渐好起来,过上幸福的生活。

传说中的格萨尔王和纳西王羌巴为争夺盐井食盐而发生的交战,叫“羌岭之战”,最后格萨尔王战胜羌巴,占领盐井,活捉纳西王的儿子友拉。到西藏吐蕃王朝后期,纳西王子友拉成了格萨尔王的纳西大臣,盐田归纳西王子。据说,那种最古老、最原始的制盐生产方式也是从那时传下来的。盐井制盐的独特生产方式  人们顺着梯子下到江边卤井几米至十几米的深处,将卤水背上来倒在盐田里;卤水经过强烈的日光照射,水分逐渐蒸发,沉淀晒干后就成了粗盐粒,然后运入市场出售。

每块盐田产盐约十几斤,3~5天扫一次,天气不好的时候15天左右扫一次。全村年产盐约300万斤,收入100万至130万元。盐井所产的盐还有些独特之处。澜沧江两岸,西岸地势低缓,盐田较宽,所产的盐为淡红色,因采盐高峰期多在3~5月桃花绽放的时节,俗称“桃花盐”,又名红盐;江东地势较窄,盐田不成块,一处一处的,但产的盐却是纯白色,称为白盐。红盐和白盐的颜色与土质有关。红盐产量高,但价格低;白盐多在江东高地筑田晒盐,量少,但价格较贵。世代采盐的盐井人最怕阴雨连绵的天气,因为日照不足,出盐极慢且少,还容易出现水患冲毁盐田的现象。洪水季节,卤井会被淹没甚至掩埋。

盐井的铁链木桥自“茶马古道”开通至今,是藏汉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解放以前,那里集聚着很多来自云南德钦、芒康、昌都、四川巴塘等地的马帮群,交易各种物资,主要有藏族的盐、羊毛、羊皮、绒毛、青稞等东西和汉族带来的茶叶、哈达、瓷碗、布匹、红糖、白砂糖、粉丝、大米等商品。运货的途中经常会遇到盗窃物资的情况,因此在“茶马古道”的路上最好的防备措施便是马帮群一起上路。白天上路,到了夜晚有些人睡觉,有些人值班。最多的马帮群有700多匹马和70多个人。他们之间非常讲信用,也特别团结,同甘共苦地穿越茶马古道,为藏汉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